钢化玻璃均质处理也叫热浸处理,就是将钢化玻璃重新加热到300℃左右,然后保温两到四个小时,让质量有缺陷的玻璃在这个过程中爆裂,这就是均质处理。那么为什么钢化玻璃要做均质处理?是所有的钢化玻璃都需要这样进行吗?
钢化玻璃要做均质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率。在钢化玻璃国家标准《GB15763.2-2005》里对钢化玻璃“自爆”进行了解释,钢化玻璃张应力区出现硫化镍晶体,当晶体转变就会发生自爆。所以一般都会使用玻璃钢化炉对玻璃进行均质处理,让玻璃使用安全性提升。
行业允许的钢化玻璃自爆破的概率是0.1%~0.3%,这是由玻璃自身特点决定的无法避免的。为此解决该现象的主要途径就是控制玻璃原片的质量和将钢化玻璃的应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均质处理是公认的解决自爆问题的有效方法。
均质炉的作用是使硫化镍α相彻底转变为低温稳定的β相,出炉的玻璃均不可能再自爆(引爆),能有效保证钢化玻璃无自爆可能。
钢化玻璃均质处理的过程包括升温、保温、降温三个阶段,这和原片进行钢化的过程类似。
1、升温阶段:升温由玻璃所处的环境温度开始,等到所有玻璃都达到280℃之后停止,玻璃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320℃,应尽量缩短玻璃表面超过300℃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升温更均匀。
2、保温阶段:所有玻璃都达到280摄氏度之后开启保温,至少两小时的时间,保持玻璃表面温度在290℃上下10℃的范围。
3、冷却阶段:保温完成后进入冷却阶段,让玻璃降到室温,当炉内温度降到70℃时,就可以打开炉门终止冷却输出。
均质处理过程检查
一般检查都是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监察机构进行检查的,一般包括均质过程现场检查和均质玻璃成品检验,对操作过程中包括间隔、位置、类型、材料、温度等参数的检查以及对成品钢化玻璃相关性能的检验。检验出具的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这个检查可以规范企业均质处理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确保均质钢化玻璃的品质以及提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